【导语】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怎么写?教案中国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静静的夜教案【三篇】,希望对你有帮助!
静静的夜教案 1 教学目的: 1、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感受优美抒情、轻柔安宁的意境,体会本课主题"静静的夜",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。 2、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《闪烁的小星》,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。 3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,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,探索、感知、体验音的强弱,并能根据要求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表情来反映。 4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,能用线条来表现音的其它特性:即音的高、低。 5、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《星光恰恰恰》,体验欢快的情绪,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。 教学内容: 1、聆听《摇篮曲》。 2、聆听表演《小宝宝睡着了》。 3、表演《闪烁的小星》。 4、创编与活动。 ①画星星表示音的高低。 ②结合生活实际,体验理解音的强弱。 ③表演集体舞《星光恰恰恰》。 教学重点: 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,并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。 教学难点: 掌握音的基本特性--音的强弱,并通过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,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。 教具准备:教学挂图、电子琴、打击乐、磁带 教学过程: 第一课时 一、听《闪烁的小星》 二、发声练习 板书:1=C-G2/4 32|1-|32|1-|53|2-| 风来了,呼大风吹 53|2-|32|1-|32|1-‖ 呼!小风吹,呼! 要求:初步模拟大风吹,小风吹的过程中,找到头声位置的感觉,并根据大风、小风,学会控制音量,初步感受音的强弱。 三、聆听《摇篮曲》 1、课件演示(无声的画面),美丽的仲夏之夜,一位妈妈哄宝宝睡觉,并轻轻哼着歌……。 2、谁能完整地把画面上的故事讲给大家听? 3、老师:"大家想知道这位妈妈唱的是什么吗"?引出课题《摇篮曲》 4、请大家边看画面,边聆听《摇篮曲》。 5、复听。让学生自由地做轻柔的动作,用心体会歌曲安宁、舒适的意境和母爱真挚的情感。 四、学习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1、教师用甜美、温柔的音色,轻声的范唱。 2、有感情朗诵歌词。 3、模仿旋律歌词。 4、有表情演唱,并进行小组比赛。 5、小组讨论:"怎么创编动作来表演歌曲?" 6、学生边唱边表演。 五、小结 今天,同学们通过聆听学唱,初步了解了《摇篮曲》静谐的特点和温柔的唱法,回去后,能不能也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呢? 第二课时 一、复习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二、学习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 1、引入: 教师:"夏天的夜晚,老师带着小朋友来到草地上,看星星,只见大大的天幕上,一颗颗的小星星,一闪一闪的,象个小眼睛"。 2、播放音乐,教师边范唱《闪烁的小星》。 3、展开想像 ①老师:"你们在夏天的星空,看到了什么呢?" ②启发学生要养成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。 4、学生随着老师做着音高低的手势唱唱名。 5、教师唱出高低不同的唱名,让学生根据音高低,画出高低不同的星星,让学生体验音的高低。 6、有感情朗读歌词。 【要求】 ①注意读音的准确 ②注意读出歌词中的强弱。 ③参见第二段歌词的标记,边做动作边读歌词,表示出2/4拍子的强弱规律。 7、学唱歌曲。 ①启发: 怎样唱才能表现"静静的夜","你在演唱时声音应该是怎样的?" 【目的】使学生体会要用连音、断音相结合的方法演唱。 ②歌词要唱得轻快、干净,力度不要强。 ③集体演唱时要想到歌曲的意境及演唱的效果,从小培养学生演唱歌曲要注意情感的表达。 8、创编与表演。 ①分小组讨论表演动作。②学生表演。 9、跟着老师像唱歌词一样唱唱名,并通过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。 三、小结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真美丽,小宝宝我们也要安静地回家去了(跟着《闪烁的小星》音乐律动出教室)。 第三课时 一、音的强弱 1、教师出示预先准确的鼓,由学生亲自尝试去敲一敲,得出结论:用力敲声音大即强;轻轻敲声音小即弱。 2、请同学们举例,说说生活中大小不同的声音。 3、敲击身边的物品(桌、椅、盒、瓶子…) 【要求】分别敲出强与弱两种声音。 4、看图回答:老师:"老虎和猫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声音?" 5、用我们的身体怎样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。(提示:可用拍手,跺脚)。 6、听声音回答问题:(火车由远及近的声音)。 ①听到什么?②火车在远处时,比近处时的声音强还是弱?③近处呢?④你能换个方法来表现强跟弱的声音吗? 7、用强弱两种声音自由拍击即定节奏,分组表演给大家看。板书: ①××|×××‖ ②××××|×-‖ ③×××|×××‖ ④×××|×××‖ 二、集体舞《星光恰恰恰》 1、听音乐《星光恰恰恰》用线条、色彩或简单的图画来表现音乐。 2、老师出示线条图,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现。 3、学习集体舞基本动作。 ①老师示范。 ②分解动作学习。 ③动作练习。 ④放慢速度连贯动作练习。 ⑤跟着音乐做动作。 大家一起跳(可四人、两人或小组跳) 三、小结 1、老师:今天,我们不仅学习了歌曲、舞蹈,还感受到音的高低,强弱。 2、你能不能把学到的舞跳给爸爸妈妈看呢? 静静的夜教案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感受优美抒情、轻柔安宁的意境。体会本课主题“静静的夜”,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。 教学内容 一、聆听弗利斯的《摇篮曲》和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二、演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教学重点: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教学难点: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体会本课主题“静静的夜” 教学过程 一、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、师生问好! 2、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。 二、学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1、师: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? 生回答。 2、师: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。 3、听范唱(可以边听边拍手) 4、跟师按节奏念歌词。 5、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。 6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: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。 二、聆听弗利斯的《摇篮曲》和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1、师: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? 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?生问答。 2、师: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《摇篮曲》一首是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?欣赏《摇篮曲》和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A、欣赏《摇篮曲》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,点击课件出示画面。 师:这个小宝宝在干什么? 生:在睡着。 师:对,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妈妈唱过歌?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。 师:这是一首外国的《摇篮曲》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摇篮曲,我想小朋友一定听过,我们一起来欣赏。 要求学生在听时可轻轻地摇动身体,用心体会歌曲安宁、舒适的意境,和母亲真挚的爱心。 B、欣赏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师: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,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。 生欣赏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听第一遍时: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,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。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。 听第二遍时:要求小朋友做律动。第一拍双手拍腿;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;第三拍拍头向右偏,右手衬头,同时,左手托右肘,做睡觉状。 动作要轻柔合拍,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。 C、用碰钤为《小宝宝睡着了》伴奏。敲击的力度要轻柔。 一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。 四、课堂小节: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,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、通过学唱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让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。 二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,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,探索感知、体验音的强弱。 教学内容 一、学唱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 二、感知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:探索感知、体验音的强、弱 教学难点: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,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、音乐游戏——体验音的强弱 1、听鼓声律动进教室,师用“强、弱、快、慢”四种变化击鼓。 2、游戏“吹泡泡”,说说听鼓声游戏“吹泡泡”应怎么玩?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,强时圆圈变大,时破裂,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。 二、创编节奏——探索感知音的强弱 1、出示一颗大星星、一颗小星星,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。 2、出示一条二四拍的星星图式。 师: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,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? 三、体验音乐形象 1、播放乐曲《龙咚锵》《摇篮曲》。 要求:听到强烈的、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;听到弱的、抒情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。 2、你觉得听完这两首音乐有何感受?学生说出感受。 3、引导学生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。把老师奖的小星星贴到到黑板上。 4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。 四、歌曲教学 1、初听歌曲整体感知。 师:小星星啊越聚越多,満天都是小星星,它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,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。你听它们还在唱歌呢! 学生看图谱,初听歌曲,整体感知。 2、用LA哼唱旋律。 3、自由选择二拍节奏为歌曲伴奏。 4、分组合作学习,探索身边的事物为歌曲伴奏。 四人小组探索,表现歌曲的强弱。 5、图谱结合,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。 6、创编故事,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。 静静的夜空小星星们排着队伍出来了------ 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摇一摇睡着了,小星星也在哄我们睡觉呢。 这时夜空里的小星星啊开始了它们------ 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速度、节奏、强弱表现歌曲。 五、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夜晚大自然中的美好景物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,分组表现歌曲。 分组展示、评价。 六、课堂小结:这节课通过用唱、跳、画、演等不同的方式,感受艺术美,体验成功的喜悦。 静静的夜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、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感受优美抒情、轻柔安宁的意境。体会本课主题“静静的夜”,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。 二、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《闪烁的小星》,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。 三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,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,探索感知、体验音的强弱。 四、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《星光恰恰恰》,体验欢快的情绪,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。 教学内容 一、聆听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二、学唱歌曲《摇篮曲》 三、学唱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 四、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、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是一首摇篮曲。 二四拍。曲调优美抒情,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。词曲结合紧密,描绘了静静的夜晚,天上的星星、月亮,地上的鸟儿、虫儿都进入了梦乡,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,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,渐渐入睡了的情景。 2、歌曲《摇篮曲》 这首《摇篮曲》是由戈特作词,弗利斯作曲。曾一直以莫扎特作曲而流传。自弗里德伦尔在汉堡的图书馆中发现“戈特的摇篮曲,弗利斯作曲”的最早版本之后,始知并非莫扎特之作,新的莫扎特全集已不收本曲。德国作曲家弗利斯比莫扎特小10岁。 3.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 这是一首曲调流畅、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。全曲音域只有六度,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,第一到八小节与结束句是完全重复的,第9至12小节与第13至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的。优美而平稳的旋律,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景色,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 课时按排: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感受优美抒情、轻柔安宁的意境。体会本课主题“静静的夜”,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。 教学内容 一、聆听弗利斯的《摇篮曲》和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二、演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教学重点:演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教学难点: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,体会本课主题“静静的夜” 教学过程(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.斐.课.件.园) 一、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、师生问好! 2、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。 二、学唱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1、师: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? 生回答。 2、师: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《小宝宝睡着了》。 2、听范唱(可以边听边拍手) 3、跟师按节奏念歌词。 4、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。 5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: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。 二、1、聆听弗利斯的《摇篮曲》和童声合唱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A、师: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? B、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?生问答。 C、师: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《摇篮曲》一首是《小宝宝睡着了》,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? 2、欣赏《摇篮曲》和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A、欣赏《摇篮曲》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,点击课件出示画面。 师:这个小宝宝在干什么? 生:在睡着。 师:对,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妈妈唱过歌?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。 师:这是一首外国的《摇篮曲》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摇篮曲,我想小朋友一定听过,我们一起来欣赏。 要求学生在听时可轻轻地摇动身体,用心体会歌曲安宁、舒适的意境,和母亲真挚的爱心。 B、欣赏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师: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,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。 3、生欣赏《小宝宝睡着了》 初听: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,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。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。 复听歌曲:要求小朋友做律动。第一拍双手拍腿;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;第三拍拍头向右偏,右手衬头,同时,左手托右肘,做睡觉状。 动作要轻柔合拍,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。 C、用碰钤为《小宝宝睡着了》伴奏。敲击的力度要轻柔。 三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。 四、课堂小节: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,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。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静静的夜教案【三篇】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jiaoan.org/xiaoxue/14188.html